——有人说,外语和计算机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拥有这个通行证的外语专业毕业生无疑具备了其他很多专业毕业生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外语专业毕业生也已感受到了沉重的就业压力,在挑战和机遇面前,外语类毕业生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求职之路?
外语类毕业生,风物长宜放眼量
■北京外国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孙眉
打开百度搜索引擎,输入“外语专业就业前景”等关键字,“前景堪忧”、“形势乐观”这样的词语会同时映入你的眼帘。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的今天,外语专业毕业生也同样感受到就业压力。
以开放的心态,国际化的视野看待就业前景
笔者认为,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对于外语类毕业生而言,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各领域发展的大好形势给了他们更多的机会。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越来越紧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方方面面。而这些交流与沟通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必须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就此而言,外语专业毕业生无疑具备了一个其他很多专业毕业生无法比拟的优势。
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耳濡目染的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和视角将对他们的择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奥运会在即,奥运经济的辐射效应,对外语专业毕业生而言,又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近年来毕业生去向已完全呈现了多元化态势,除了传统的外交外事领域,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到金融、通信、传媒、咨询、体育、物流等领域就业。就业领域的扩大无疑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但“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任何认为掌握了一门外语便可等机会上门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全民外语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都要求他们必须清醒地为高质量就业作好准备。
要努力成为一专多能、复合型外语人才
在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和调查中,“一专多能”是经常被提及的词语。所谓“一专”,即指出色的外语能力,这是学校教学成果、个人专业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毕业生能否取得工作机会的重要衡量指标。“多能”则所指广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想道德素质、责任意识、敬业精神、意志品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是用人单位考虑的重要指标。
但由于单位性质及岗位设置的不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所专”和“所能”的要求不尽相同。对于国家机关外事部门、新闻宣传单位等涉外用人单位来说,毕业生具备出色的专业素质固然重要,但对其政治素质、个人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对于许多大学生心仪的外资企业来说,因每家企业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组织文化模式,对人才的要求也各有特点。但他们都十分注重员工的操守,如诚实和责任感、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实干精神、工作效率以及创新能力等,这些在外企招聘的考核程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许多企业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的集体面试来考查应聘者的组织协调及口头表达能力、情绪稳定性及人际沟通技巧、个人气质及职业习惯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最终确定应聘者是否能够融入企业文化并是否被录用。
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用人单位一方面明确表示所需人才为“一专多能”,但在招聘过程中,他们给予了“两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的毕业生更多的关注,而拥有这些技能的学生也往往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得到多家单位的青睐,拿到五至六个或者更多的录用意向。
那些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具备金融、法律、经贸、外交、新闻、中文等知识背景的外语类毕业生,满足了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直接推动着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近年来,北外不断加强复合型、复语型人才培养力度,设置了以英语为背景的经济学、新闻学、外交学、法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新亮点,国家机关、银行、外资企业纷纷进驻学校招贤纳才。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以及这些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良好就业去向,该校越来越多的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在注重打下坚实的本专业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学习经济学、外交学等方面的知识,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以期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的一项针对28家重点用人单位的调研中,对于“您对非通用语种专业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要求”,有21家单位选择了“专业优先,英语兼顾”,仅有5家单位认为“专业好即可”。就2008年外交部等外事部门在选拔非通用语种公务员笔试中,英语考试成绩开始计入总分。这些都说明,作为一名非通用语专业毕业生,学好第二门语言尤其是英语对于求职的重要性。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的放矢安排大学生活
2008年,教育部明确要求所有高校都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以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走向理想的职业人生。笔者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举措。在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茫然无措,不知道如何在“就业”、“出国”、“升学”三种人生方向上作出选择;而在明确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中,又有一批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而变得盲从他人,千军万马考公务员、海投简历、糊里糊涂签约、违约等现象的发生,都与毕业生没有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密切相关。
如何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个庞大的课题,很多专家有过精彩的论述,总的说来,大学生应该首先充分了解自我,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要能客观、全面地分析一下自己所具备的、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一些特质。例如:个人的兴趣、心理特质、身体特质、学历资历、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发展环境、机遇,等等。
一个人对自身特质的了解是可以通过测试、自我分析、与朋友交流等方式去获得的;其次是了解环境,了解职场,包括社会经济情况,该行业的结构以及相关政策,该行业或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职业内容和任务,能力和资格要求,培训和升迁机会,薪金和福利,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等。了解途径有媒体、学校提供的资源、学长、现场体验、社会实践等。对于外语专业学生来说,由于就业领域较为宽泛,因此更需要增加对职场的了解,对可能就业行业背景、单位性质、岗位等细节进行了充分了解,选择时才不会茫然。
做好职业规划——提升就业能力——拥有完美职业人生三步曲中的关键词必然是“实践”。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了解职场、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提高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就业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语言类大学生来讲,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就业能力,对于专业学习同样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语言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技能锻炼,更是了解对象国文化的一把金钥匙,在实践中与人交往、共事的经验将语言学习生活化,是对书本学习的有益补充。同时,在校园内积极参与学生工作,组织各种大型活动等也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起到促进作用。笔者建议,有条件的语言类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创造机会走出国门,到对象国进行实习、考察、学习等活动,不仅锻炼语言能力,更是从全方位塑造一个优秀毕业生。
职业生涯规划做好了,你的大学生活才会有的放矢,才能在求职面试过程中稳操胜券,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拿最热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来说吧,语言专业特别是重点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在专业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部委在招录时没有在语言专业的学历、工作经验等方面设置过高的门槛,不少学生因此认为只要学好了专业,自己的外交官之梦能够很快实现,并没有对国家公务员考试本身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不少品学兼优的学生恰恰因为公务员公共课考试没有达到一定的分数而丧失了进入专业笔试和面试的机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公务员的理想破灭了。这说明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做好,而且要做到具体而详尽,按学期按时段逐步落实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
如果你已经是一名正在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却还没有找到自己想做什么,那么你从现在开始严肃地思考这个问题,同时根据市场的情况进行相对合理的选择。实现“人职匹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那么如果因为个人原因或者市场原因在大学毕业时不能够实现理想匹配,那么建议你们“先就业,再择业”,经受了职场的锻炼,积累了职场的经验,也许那时的你又会有一个新的理念和目标。规划是时时的,是随着你的成长不断改变的,直到你的职业生涯完全结束。
笔者认为,大学期间的准备是否充分以及就业能力的高低,集中体现为择业时的综合表现。对于许多语言类毕业生而言,选择机会相对较多,地域、薪资、发展前景等都是他们考虑的重要的因素。但过于集中大城市,过于关注薪资水平,盲目攀比等落后的择业观念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语言类学生受到中外优秀文化的共同滋养,视野相对开阔,在职业选择上应该努力成为同龄人的典范。
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外语类毕业生应有这样的使命感
我们说,大学的使命在于培养人才、服务社会,那么在社会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大学应该更加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学生。大学期间作为学习的积累阶段,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世界,是外国语言文化学习者的重要任务,而走出校园投入到社会建设的洪流中去的时候,职场中的你还担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每一个语言类毕业生都应该具有这样的使命感。
无论你是一名风光无限的外交官,在国际场合运筹帷幄展示风采,还是一名外企白领,与世界各国的同事通过电邮交流信息,抑或优秀民族企业在他国的地区客户经理,你都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者,你都是一张代表国家的名片。
因此,在大学期间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文化修养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方面。一个对祖国语言文化传统没有了解的人,很难实现对他国文化的更好了解,更难以承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崇高使命”。
最近两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孔子学院建设的力度,这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的重要举措,需要大量的外语专业毕业生投身于这项伟大的事业中去。
有人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国家如火如荼的建设事业和不断加大的对外开放步伐,为外语专业毕业生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只要你努力,你的明天会和祖国的明天一样美好。
《中国教育报》